中國江西網訊 羅昭淦 報道:6月23日,江西省人民醫院完成我省首例結合3D打印技術修復骨盆術,該院骨二科董謝平主任成功將3D打印技術引入江西骨科臨床醫學,并成功完成髖臼骨折切口復位內固定術。
手術從當日上午10:30分正式開始,歷時約5.5小時。手術前,通過3D打印出的髖臼模型,董謝平主任醫師、漆啟華主治醫師進行了細致的模擬手術,“演習”中,探討試驗了多種手術方案,并根據髖臼的損傷情況,自行設計并特制了一塊鋼板,體現出3D技術的直觀輔助作用。
手術開始,醫護人員信心滿滿,充分的顯露骨盆髖臼、游離重要的神經核血管后,董主任立即開始了髖臼修復,手術分前路、后路進行,前路植入9顆螺釘,一塊鋼板;后路植入12顆螺釘,2塊普通鋼板。值得一提的是,前路的這塊“私人定制”特型鋼板處在髖臼方區,一塊鋼板同時起到固定前柱、后柱和髂骨翼的作用。后路的兩塊鋼板分別起到固定后壁和后柱的作用。
由于事先的“演習”,主刀醫師對骨盆的損傷情況可謂了如指掌,面對如此復雜的粉碎性髖臼骨折,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修復。董主任將每一塊碎骨、粘連骨仔細拼回,達到解剖復位。手術取得成功。
目前患者已經蘇醒,在省人民醫院骨二科繼續接受治療。
據了解,患者小劉(化名)6月12日入院,他因從2樓墜下后造成了骨盆左髖臼橫型加后壁粉碎性骨折、尺骨鷹嘴骨折。其中髖臼粉碎性骨折情況復雜、十分嚴重。與患者溝通后,董謝平主任決定采用3D打印技術為其“私人定制”新骨盆,新的骨盆髖臼模型和當前骨盆髖臼狀況模型都通過3D打印技術制成。
來源:中國江西網訊
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刪除!